RODUCTS
產品分類
ONTACT US
聯系我們
國內鋼鐵企業需要跳出產能過剩的怪圈
鋼鐵行業這個曾經的暴利行業從利潤20%走到虧損邊緣,只用了5年的時間。
中國巨量的鐵礦石需求并未帶來“量大從優”的買方優勢,相反,國外三大礦山巨頭卻賺得缽滿盆盈。
過去的幾年,中國鋼鐵行業總體上技術含量更低的長材品種比板材品種盈利更強的尷尬局面一直存在。
2011年12月19日,在上海召開的鋼鐵行業運行分析協調會上,一位與會代表說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話:今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但10月份以后,鋼鐵行業運行出現新情況,企業生產經營難度加大,市場倒逼機制進一步強化。
緊隨其后,12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做好兩節兩會期間工業經濟運行組織協調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幫助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克服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防止出現大面積資金鏈斷裂”。
雖然未提及鋼鐵行業,但該文件第二天就以簡訊的形式被刊登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官方網站上。
這絕非危言聳聽。對于國內鋼鐵行業而言,冰冷刺骨的寒冬來得更快了些。中鋼協2011年10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77家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47%,環比下降82.6%,處于歷史最低水平,虧損面由9月份的9家增至25家,虧損面擴大為32.5%,虧損額為21.25億元,比9月份增加18.3億元。
中國第二大鋼鐵公司——鞍鋼在1至10月份創造了1927.07億元的銷售總收入,但其利潤僅有26.94億元,銷售利潤率跌至創紀錄的1.4%。
同樣另一組數據也印證了行業利潤已跌至冰點的事實。2011年1~10月,500萬噸以上鋼鐵企業利潤率下降到了2.99%,而大部分國營鋼鐵企業利潤率低于2.99%這一水平。
“原材料價格上漲,運營資金趨緊,鋼材價格持續下滑,鋼鐵全行業已經陷入全面虧損邊緣,10月份的利潤總額和銷售利潤率已分別降至13.8億元和0.47%。”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張長富在12月17日召開的“2012年中國鋼鐵市場展望”年會上發出如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