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DUCTS
產品分類
ONTACT US
聯系我們
中國鋼鐵行業十年:博弈國際話語權
入世10年,中國鋼鐵行業粗鋼年產量由1億多噸上升到了6億噸,占到全球總產量的44.3%,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這僅僅是一張“看起來很美”的成績單。
“這是建立在入世后國外鋼企未能進入中國基礎上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國內鋼企獨自跳舞的結果。”對于這張成績單,冶金系統一位退休官員接受筆者采訪時做了這樣的評價。
據筆者了解,盡管中國入世已經十年,但外資鋼企從2005年至今,依然很難在中國進行控股或者大額度參股中國鋼企。甚至全球領先的鋼企如安賽樂米塔爾、浦項制鐵等外資巨頭在中國的投資、參股步伐也并不順利,更不用說與中方上演鐵礦石“拉鋸戰”的國外礦商。
較早前,華東一家鋼企高層人士曾對筆者表示,“中國鋼鐵行業由于自身發展面臨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業結構不合理等諸多問題,急需進行調整,這時引進外資是盲目的。”
11月7日,工信部發布了《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該規劃提出: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加強國際化經營,深化經濟技術合作。進一步擴大鋼鐵工業對外開放程度,鼓勵國外先進知名鋼鐵企業參股和投資國內鋼鐵企業與項目。
“中國鋼企在國內市場幾乎沒有機會和外資鋼企短兵相接,這也導致了中國鋼企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頻頻遭遇麻煩。”上述冶金系統退休官員說。
在北京百子灣鋼材市場,相同品種的鋼材有的多達數十種,且價格差距不大。
“現在鋼材不好賣,有時一天都沒有一單生意,產品基本相同,要是形勢不好,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做型材生意的馬經理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鋼企應多生產有特色的產品,這樣才有競爭力。”
這種同質化競爭不僅導致了產品互相壓價,也導致了各個鋼企的利潤增長點趨同。
以汽車板為例。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汽車板生產廠家僅寶鋼集團一家。但時至今日,能生產汽車板的國內鋼廠至少有7家之多。而據筆者了解,國內產能在1000萬噸以上的鋼企,很多都有上汽車板的打算。
有專家表示,同質化惡性競爭的結果,除了兩敗俱傷外,還將阻礙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升級的步伐。如果把精力和財力都用于眼前的同質競爭上,那么勢必轉移視線,忽略對原創性技術和產品的投入與開發。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11月6日表示,鋼企在進行產品結構升級時,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像汽車板、取向硅鋼項目上投資,這樣可以避免資金的浪費和同質化競爭。大多數的企業要把重點放在增加量大面廣的產品質量穩定性上,對于少部分的企業,要開發高精尖的產品。
對于過去幾年中國鋼鐵行業出現的高端鋼材價格低于附加值低的鋼材價格,《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鋼鐵企業要將產品升級放在首位,將提高量大面廣的鋼材產品質量、檔次和穩定性作為產品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鋼鐵產品性能和實物質量,加快標準升級,有效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