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DUCTS
產品分類
ONTACT US
聯系我們
鋼鐵突圍之路
據證券時報報道,對于中國鋼鐵行業來說,2012年是新世紀以來最困難的一年。鋼價大幅下跌,一夜回到“解放前”;需求低迷不堪,消費增量十年最小;產能過剩愈演愈烈,粗鋼日均產量創歷史新高;鋼貿商信貸危機大爆發,鋼企虧損席卷全行業。4萬億盛宴,鋼鐵行業至今仍在消化過剩的產能和庫存帶來的苦果。加之2012年不盡如人意的宏觀經濟以及毫不放松的房地產調控,鋼鐵行業深陷泥淖,在艱難中求生。隨著城鎮化大幕的拉開,機構唱多行業扭虧有望,2013年中國鋼鐵行業能否否極泰來?鋼鐵產能過剩
有多嚴重?
從現在鋼鐵市場運行來看,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一點沒有緩解,并且還在發酵。去年鋼鐵產量是71600多萬噸,加上今年正在形成的,估計到2013年年底,10億噸的生產能力將完全形成。在這種情況下,我國13億人每人可能要分到700公斤左右的鋼。
未來在中國城鎮化的過程當中,有多少鋼鐵產能會多出來?
目前美國人均鋼產量為600公斤左右,日本大約在1000公斤,我們分析中國人的投資可能比美國更沖動一些,因此中國的產量比美國高一點是可以理解的。日本是一個小國,經濟以出口為導向,而中國是一個大國,經濟更多以內需為主體,我們應該達不到日本的水平,所以我們傾向于判斷,中國的鋼產量即便不在這兩年見頂,也離頂峰不遠。
從理性的角度去推理,在2016年左右,鋼的消費量要達到峰值,大概在7.8億噸左右。當然我們還是鋼的凈出口國,凈出口在4000萬噸到5000萬噸,也就是到2016年,鋼產量如果說達到8.3億噸左右的話,這個峰值就到了。但是我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是梯度的,東部先行,中部再接續,最后到西部,所以到了這個峰值之后,會在峰值區持續一段時間,然后再下來,這就是隨著整個國家的經濟結構的調整開始下來。
城鎮化能否助
鋼鐵業度過“寒冬”
伴隨著城鎮化的啟動,鋼鐵有望重新迎來一輪新的需求刺激。新型城鎮化能否激發鋼鐵“第二春”?
中信證券認為,新型城鎮化等機械需求有望拉動2013年鋼材表觀消費達到2010年來的高點,預計同比增長約4%,達到6.9億噸。
然而,瑞銀證券并不看好城鎮化可能給鋼鐵行業需求帶來的巨大變化。目前東部沿海人均鋼材消費量700~800公斤,增長潛力已經不大。鋼鐵需求將來大部分靠中西部提高基礎設施以及改善居住和生活條件,這一部分所帶來的鋼鐵需求是中長期的過程,不是今年或者一兩年之內的需求。
我覺得未來繼續這么發展,如果一直靠基建或者房地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這樣去拉動經濟增長,鋼鐵產能可能會被消化掉一部分,但從目前情況來看,產能每年還是在繼續增長,那么產能增長的速度能否跟需求增長的速度相匹配呢?目前這兩個速度還沒有達到一個匹配的狀態,所以最近幾年僅靠傳統投資模式消化鋼鐵產能是很困難的。